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药学前沿论坛成功召开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2018124-6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药学前沿论坛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东校园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和广东省干细胞与创新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

    为共同探讨新药研发的创新模式、研发策略、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议题,共同推动大湾区新药研发效率及创新能力的提高,特举办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药学前沿论坛。来自美国、香港、澳门等著名高校的13位特邀专家齐聚中山大学分享自己的学术成果。会议由邓文斌院长、谢智勇副院长、高艳锋院长助理和梅林院长助理共同主持,约100余名师生出席了本次论坛。

 

 

 

 

    会上,邓文斌院长向与会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向在场的所有老师和学生表示衷心的感谢。随后,邓文斌院长向在座的师生介绍了中山大学和药学院(深圳)的建设发展情况。

 

   

    首先,2007年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得主马里奥卡佩奇(Mario Capecchi) 做了题为“Modeling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the Mouse”的主旨报告。介绍了其研究组对Hoxb8突变小鼠表现出类似于拔毛癖(一种人类强迫性谱系障碍)的强迫行为的研究,研究展示了神经精神疾病与免疫功能障碍之间的密切关联。Mario Capecchi教授还与参会者分享了他的成长经历、学术生涯及获颁诺贝尔奖的趣事。

 

 

 

 

    随后,香港理工大学姚钟平教授作题为Investigating Interactions of Beta-lactamases with Beta-lactamase Inhibitory Proteins Using Integrated Mass Spectrometric Approaches的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吴强教授作题为Precise and Predictable CRISPR Chromosomal Rearrangements Reveal Principles of Cas9-mediated Nucleotide Insertion的报告、武汉大学陈子林教授作题为微量高效药物分析新技术与方法研究的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吕海涛教授作题为Metabolomics Facilitate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Functional Small Molecules towards a Diversity of Biological Innovations的报告,澳门科技大学伍建林副教授作题为Carboxylomics Study Using LC-MS and its Application的报告、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谭敏佳研究员作题为基于生物质谱技术的蛋白动态修饰调控与化学干预研究的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星教授作题为生物医药微纳米机器的报告、同济大学项耀祖教授作题为Noncoding RNA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的报告、香港城市大学孙红燕副教授作题为Developing Fluorescent Probes and Peptide-based Materials for Biological Applications的报告华南师范大学胡祥龙研究员作题为聚前药策略的诊疗学应用的报告、暨南大学江正瑾教授作题为Biomimetic Phospholipids Functionalized Polymer for Pharmaceutical Analysis的报告、中国农业大学吴森教授作题为“Silencing of Imprinted Gene RTL1 is the Main Cause for Post-implantational Failures in Mammalian Cloning的报告,12位著名的专家学者依次汇报了各自研究的最新进展。每场汇报结束后,与会师生积极发言提问,探讨药学前沿问题。

 

    本次会议为药学领域师生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拓宽了参会者的药学视野。与会师生与专家们共同探讨学术前沿问题,不仅产生了强烈的思维碰撞,而且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对促进药学的发展和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