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深圳)学生志愿者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因深圳“0131”疫情防控需要,光明区各街道办、社区工作人员在春节期间仍然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大量数据让各工作人员任务量巨大,不分白天黑夜。2月6日,在接到中山大学校团委发出的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的通知后,我院留校学生2018级本科生付琳凡,2019级本科生李何平,2020级本科生范传强、蔡炜怡第一时间积极报名参与志愿工作,与来自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农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的学生志愿者组成中山大学支援疫情防控志愿者队,前往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办,协助开展2月7日至2月13日的信息双核、大数据电话流调工作等疫情防控工作。

 

image-20240220155112-1

图一  流调工作现场

 

        学生志愿者队在接受工作培训后,高效有序地开展电话核查、录入系统工作。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六点,在学生志愿者队与街道工作人员的分工配合下,经电话逐个确认后的人员流动信息填补了表格原本的空白,随后被精确地录入大数据系统,环环相扣,实现数据的快速清零。志愿者与工作人员的耐心、细心、恒心、决心是疫情防控工作精准高效的关键原因。

        为期一周的志愿工作中,“按时清零”的工作任务,“时刻准备”的工作性质,“细致精准”的工作要求有效地提升了志愿者们的随机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同时,近距离感受始终坚守一线的工作人员的付出,进一步强化了志愿者们的责任担当意识,坚定了“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战”的信念。

 

image-20240220155119-2

图二 学生志愿者队合影

 

        时代造就青年,疫情之下,新时代青年应身体力行,承担责任,肩负使命。青年刻画时代,本次志愿活动中,我们看到那些热血激昂的青春面孔,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服务社会,在后疫情时代彰显青年的热血与担当,书写新青年的答卷。

 

image-20240220155124-3

图三  付琳凡(前排右三)、李何平(中排右四)、范传强(后排左一)、蔡炜怡(中排右二)

 

志愿者感言

l  付琳凡

        非常幸运可以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志愿活动中。寒假因为家乡疫情无法返乡过年,但可以在这里做一些微小的贡献。在一周的工作中,体会到了工作人员的不易,也深刻感受到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衷心希望可以早日战胜疫情,让大家的生活不再受到影响。

l  李何平

        当我打出名单上的电话时,我感觉到我真真正正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在为深圳市的疫情防控做出贡献。由于流调工作的特殊性,核查名单上的人会接到街道、社区等不同的电话,很多次,我电话打过去,对方就说已经打过好几次电话了,但是仍然会耐心地回答问题。我在一周的时间打的所有电话,对方全部都认认真真回答我的问题,即使口音的问题我听不清询问对方四五次,依然非常耐心。每当第二天早上坐在电脑前,看看昨晚的名单,就会发现在凌晨一两点的时候仍有工作人员坚守岗位,继续拨通电话,冒着打扰别人睡眠被骂的风险,去核对一条条信息。现在不再是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全国人民都如临大敌的局面,但是依旧有很多疫情工作人员坚守一线,是他们的负重前行,换来我们的正常生活。能够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工作,我很荣幸,荣幸于我能够忝列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中的一位,我更感动,感动于疫情工作人员、被核查人员、司机师傅等等共同建筑起一道疫情防控的高墙。

l  范传强

        能参与到此次志愿工作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在此次志愿活动中,我承担的主要工作是将电话流调得到的信息核对并录入系统。在志愿工作中我感悟到进行科学且适度的防疫嘴上说说是很容易的,但具体落实到实践上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在实践中所谓“适度”的界限是模糊的,故防疫政策的制定是比较困难的。过宽松的防疫政策会导致疫情的扩散,过严格的防疫政策会使人们抵触,不利于目前及后期防疫工作的开展。但处于对人民生命安全的考虑,有时制定相应规定时会较严一些,这就需要大家的支持和理解,但同时政府部门不应依赖群众的理解而执行“一刀切”的政策,应不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并建立起相应规律,同时在制定规定时应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少一些“站着说话不腰疼”,多为群众考虑,尽可能地减少对人民正常生活的影响。最后,对配合我们工作的人们及辛苦工作且给予我们志愿者充分保障的街道办工作人员表示感谢!谢谢!

l  蔡炜怡

        非常有幸的在提前返校的第一天晚上接到疫情防控志愿者的报名通知,成为志愿者队中的一员。在志愿活动的七天里我的工作是将电话核查后得到的数据录入系统,期间最大的感受是整个防疫体系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精心设计。从数据下发到电话流调溯源,再录入系统确认人员状态或进一步移交社区上门排查管控,还有网格员在大数据系统中核查确认,这样完整的体系设置确保每一条数据核查落实到位、到户、到点、到人,为科学打赢防疫战提供强大力量。非常幸运的成为贡献自己力量的一员,更幸运的是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体会到很多人(年三十到初六完全不休假的工作人员、一天接四五个电话依然配合的社区居民等等)齐心协力带来的感动,更坚定了“共克时艰”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