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深圳)关于开展2019年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类项目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各位老师:

根据《“十三五”广东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作建设实施方案》(粤教高函〔2016〕128号)及《教务部关于开展2019年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类项目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为继续深化我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培育优秀教学成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将组织开展2019年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建设项目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精神,进一步转变部门管理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将学校对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类项目管理由事前评审变为事中、事后评估与监督,推动管理重心向下转移,充分发挥二级单位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与教改项目管理和实施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立项原则

根据国家级、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的

相关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确定以下立项原则:

(一)顶层设计、加强统筹

由学院(系)、附属医院根据本科教育发展和建设规划,对本单位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类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和有效实施。对本单位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类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后确定立项,针对各子项目的建设内容、项目进度、经费分配及使用、过程管理、绩效考核等统筹规划,合理使用建设经费,确保经费使用效益,集中优势资源与力量打造教学品牌。

(二)问题导向、突出重点。

坚持从深入研究分析教学改革实际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和实践,重点解决学校、院(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项目应突出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热点、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围绕加强专业评估与认证、本科卓越人才培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课堂教学创新等环节进行新探索、新努力。

(三)坚持原创、适度前瞻。

充分总结已有成果,大胆突破创新,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改革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适度超前研究和实践,引领教学改革的发展。

(四)应用驱动、共建共享。

将成果的实践应用作为项目建设的内在驱动,推动项目建设成果反哺教学改革,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扩大成果受益面。

二、项目类型

可立项的子项目类型包括:各类别建设重点详见《2019年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类项目申报指南》(见附件1)。

(一)“一院一课”建设项目。该项目采用培育、自评自建、专家评估、学校认定的方式,旨在树立核心通识课程标杆(核心通识课程建设指导标准见附件8),推进核心通识课程管理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落实课程开设单位建设和管理核心通识课程的主体责任,引导通识课程的内涵建设,有效提升核心通识课的课程质量。

建设周期结束后,学校根据院系认定为“一院一课”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对该项质量工程进行评估。

(二)教材建设培育项目。旨在推进我院教材建设,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教材建设能体现我校相关学科专业领域较高的教学水平,培育药学专业课教材。教材建设每项建议资助不超过3万元,培育建设周期建议为1年,对于建设进展良好的教材第2年酌情考虑滚动支持。(见附件2)

(三)教学团队建设培育项目。配合学院教研室的建设工作,通过教学团队培育建设,推动我院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等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学研究、教学水平的提升。团队带头人应为本学科专业领域的专家,具有较强的教学经验,能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团队带头人应有较强的团队建设意愿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并长期致力于团队建设,熟悉本学科、专业的教学改革工作,为本学科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团队应具有良好的梯队结构,老、中、青结合,可持续发展趋势好;团队学缘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团队成员整体素质高,具有博士及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高,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建议每个项目资助不超过3万元,培育建设周期建议为1年,对于建设进展良好的团队第2年酌情考虑滚动支持。(见附件3)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为了推动学院科研导师制和科研微创课程的建设,从学院层面出发,拟重点支持药学专业创新大平台建设,要求具有创新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跨年级,构建独特和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旧有框架,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综合配套改革,为各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条件。学年拟支持1个项目,建议资助不超过10万元,建设周期建议为1年。(见附件4)

(五)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学改革项目将与国家、省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衔接,重点支持一线中青年教师围绕教学实践开展研究,注重研究成果的实践检验和运用。建议每项资助不超过2万元,项目建设周期建议1年。(见附件5)

三、项目规划和经费管理

(一)过程管理

各项目须严格遵守国家、省级、校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相关管理规定,按要求如期完成开题程序、中期检查、验收结题等。

(二)项目管理及立项方式

学校确定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类项目建设总体规划和方案,组织对项目的整体成效进行检查、验收和评价,管理项目总经费预算和决算,推广项目建设成果。

(三)项目年度考核及结题验收

各项目负责人确定项目建设任务以及考核目标,形成项目建设任务书。学院根据建设任务书对各类子项目进行年度考核或结题验收,并向学校提交年度执行报告。

(四)经费管理方式

按照统一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负责人对经费管理及使用的职责是:

1.统筹安排建设经费,并按照有关财务制度及规定,科学合理使用建设资金,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2.按财务规定审批项目经费,项目开支报销程序实施项目负责人签字负责制度,并对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真实性和相关性负责任;

3.接受上级和学校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4.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和我校有关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建设的经费管理精神,对2019年立项建设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类项目获得的专项经费,须在当年执行完毕。经费支出范围含设备费、材料费、办公用品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与本科教学改革相关的费用。不得开支的范围有:工资性收入的人员工资、奖金、津补贴和福利支出、土建、购置大型仪器设备、提取项目管理费、偿还学校债务及支付罚款、捐赠、赞助、投资等,经费使用范围详见《中山大学本科其他教学专项经费暂行管理办法》(见附件6)。根据学校重点发展项目预算编制要求,项目在编制经费支出预算明细使用的支出科目请参照《支出预算科目列表》规范填写(详见附件8)。

四、申报程序与材料报送

请有意申请2019年度本科教学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老师根据上述要求准备申报材料。

(一)时间安排

1. 2019年4月9日-2019年4月17日:各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申报;

2. 2019年4月17日-2019年4月20日:院系组织审核与遴选;

(二)材料要求

1.纸质版申报材料。本单位《中山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类项目建设任务书》(见附件9)3份。

2.上述材料电子文档1份,其中《中山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类项目建设任务书》需文件命名为“所在单位-项目负责人姓名-项目建设任务书”。

联系人:周焕彬,电话:84725534,邮箱:zhouhb3@mail.sysu.edu.cn。

 

附件:1.2019年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类项目申报指南

2.中山大学教材建设项目申报指南及申报表

3.中山大学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指南及申报表

4.中山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申报指南及申报表

5.中山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指南及申报

 

 

 

 

药学院(深圳)

2019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