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17级一班团日活动之游广州动物园顺利展开
2018年10月25日,药学院(深圳) 17级1班团支部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团日活动。本次团日活动围绕 “尊重生命,重视平等” 的主题展开,通过带领同学们参观广州动物园,进一步引导同学们对于尊重与平等的思考。
团日活动合照
广州动物园建于1958年,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是全国三大动物园之一,内有选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哺乳类、爬虫类、鸟类和鱼类等动物 450余种(2013年),4500多头(只),其中不少属于世界珍禽异兽。属于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黑颈鹤等35种,属于国家二类重点保护动物的有小熊猫、白枕鹤等32种。广州动物园的前身是1928年国民政府在广州市中山四路建立的永汉公园。1958年5月正式命名为广州动物园。2006年来,园区先后被认定为广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国家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已有63年历史的广州动物园反映着广州人对待动物的观念变化。2014年8月,广州动物园完成了升级改造的设计,改造的主要理念是改变传统动物园“橱窗式”展示动物的固有观念,根据动物生活习性,建成“开放式”笼舍,还原动物生态环境。2017年9月1日,园内动物行为展示馆正式闭馆,结束了已有24年历史的马戏表演,并建设非经营性的科普展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广州动物园一直呼吁广大市民关爱动物、尊重生命,并树立平等观念,友好对待和我们共住地球村的动物们。
在本次团日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响应,对活动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兴趣。为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同学们一致决定搭乘地铁出行,并携带学生证购买门票。
同学们用学生证购买门票
入园后,同学们为种类丰富的动物而惊叹,并借助园内设计的科普文字了解各类动物的名称、类别、特征、习性。同学们发现,动物们的居住场所不再是以往印象中的狭小牢笼,而是充分模拟了野外的环境,园区的设计无不体现着对于动物的爱护和尊重。
然而,真正的平等,是在情感上理解,并发自内心地为对方考虑。为了促使游客树立人与动物彼此平等的观念,园区开办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实践课堂,开创了诸如“小小宣讲员”(招募青少年儿童向公众宣讲动物知识)等实践活动,并向社会招募动物园常态化志愿者,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爱护动物的行动中来,真正地关心动物、尊重动物,把动物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对待。这样的理念使在场的同学们收益匪浅。小到不要随意投喂食物,大到为濒危动物考虑繁衍问题,同学们以自己和动物们相比,想到我们自己乱吃东西对健康不利,但被随意投喂的动物们却也要遭受这样的恶果;想到我们自身如果近亲生育会容易影响后代,但数量稀少的濒危动物们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大家开始反思。
如何能够更好地保护动物?让越来越多人尊重动物,平等对待动物,保障动物的自然生活,使其能够自由发展,是保护动物必经之路。如果一个人,对待动物都是平等的态度,那么这样的人往往也会平等待人。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强调“平等”,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我们在参观动物园的活动中,已然到体会了平等的观念,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深入理解平等的意义,加强自身的平等意识,互相尊重,努力营造“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的社会和谐氛围。
团日活动结束时合影留念